活动风采

首页 » 学生工作 » 活动风采 » 正文

三下乡 | 电气与控制工程系“晋韵兴乡”实践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3 浏览量:

探晋商文化,启实践征程

  炎炎夏日,青春的热忱与千年的文化底蕴在山西晋中灵石相遇。7月1日,在电气与控制工程系王小清老师的带领下,“晋韵兴乡”社会实践队正式启程,奔赴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开启了社会实践之旅。

  车轮滚动,蜿蜒的公路串联起稻田与云霞,沿途的风景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深厚的底蕴。当实践队的脚步驻足于石膏山下,浓郁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队员们的文化传承使命,就此在这片承载着历史与希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与非遗邂逅,品晋韵悠长

  7月1日下午,“晋韵兴乡”实践队深入灵石县的非遗工坊,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探寻文化根脉。

拓印之美,触摸历史的纹理

  在专业老师指导下,队员们亲手体验拓印技艺。从均匀捶拓到屏息揭开宣纸,墨色在纸上晕染开来,沉睡的文字与图案瞬间“苏醒”。凝视着自己的作品,队员们仿佛完成了一场与千百年前能工巧匠的隔空对话,指尖传递的是历史的厚重,心中升腾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畏。

艾香袅袅,传承中医的温度

  走进艾灸条制作工坊,队员们从精心挑选艾叶开始,到一丝不苟地卷制成型。工坊内,艾草的清香与队员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凝聚成对传统中医技艺的崇高敬意。当亲手制作的艾灸条被点燃,袅袅青烟升腾,传递的不仅是艾草的药力,更是非遗文化中蕴含的温暖与生生不息的希望。

葫芦烙画,绘就艺术的华章

  队员们手持电烙铁,在圆润的葫芦上专注勾勒,细腻的线条逐渐描绘出山水花鸟、神话传说等生动图案。小小的葫芦,因烙铁的温度和队员的巧思,化身成为承载情感与梦想的艺术品,无声地诉说着队员们对非遗艺术的执着追求与热爱。

  实践队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动而归,将这份文化之情化作心中的火种,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传承与弘扬,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期待“晋韵兴乡”实践队在接下来的行程中,继续用坚实的脚步丈量这片文化沃土,探寻更多晋商精神的密码,为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