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通知 |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关于开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系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1-09 08:03:06 】 【来源: 】 【阅读次数: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由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和单位等共同主办。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拟启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系赛参赛项目第一轮预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01参赛对象

凡在永利官网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的在校本科生都可参赛。

01参赛赛道及组别

系赛设高教主赛道(以下简称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下简称红旅赛道)两个赛道,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参赛,各赛道活动方案及要求参考官网 (https://cy.ncss.cn/)通知,要求各班报名作品数不得低于班级学生数6%。其中,主赛道设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根据项目所处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红旅赛道设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02主赛道参赛要求

本科生组

NO.1创意组

(1)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正式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

(3)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NO.2创业组

(1)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大赛正式通知下发之日前注册)。

(2)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正式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03红旅赛道参赛要求

参加红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助力“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建设,引导师生扎根基层创新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内容可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在推进农业农村建设、城市社区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实际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学生(即2020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NO.1公益组

(1)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2)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NO.2创意组

(1)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2)参赛项目在大赛正式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NO.3创业组

(1)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2)参赛项目在大赛正式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项目负责人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04赛程安排

NO.1宣传动员(12月-2月)

鼓励师生深入社会实践,了解当前创新创业形势,寻找、收集创新创业项目。

NO.2项目挖掘与培育(3月-4月底)

本阶段主要进行团队组建,联系指导教师,挖掘和培育项目,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撰写项目文本。鼓励参加往届大赛但未获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参加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项目、国内各类学科竞赛获奖项 目以及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科研课题且成果具有转化潜力的项目,经打磨完善后继续参赛。校团委也将于本阶段启动包含大赛赛制解读、项目计划书撰写培训等在内的系列备赛活动。

参赛团队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学生自创项目可自行联系指导教师,教师自创项目也可自行组建学生团队。

NO.3系赛(5月下旬前)

2024年4月18日-4月25日由申请人向系部提交申报材料,压缩文件与邮件主题统一采取“作品名称-赛道种类-申报者学号-申报者姓名”的命名格式,于4月25日前发送至邮箱ndxxxb@126.com。请所有参赛申请人进入系赛报名群,方便了解后续信息。5月下旬前完成系部评审,决出各赛道优秀项目参加校级复赛。

图片

NO.4校级复赛(6月上旬前完成)

学校将邀请专家组成校赛评审委员会,对项目团队提交的参赛材料进行评审,择优选拔项目进行现场路演,决出各赛道优秀项目参加省赛。

附件

附件1-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pdf

附件2-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大学生创新大赛评审规则.pdf

附件3-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大学生创新大赛项目计划书编写要求与规范.doc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冠军争夺赛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B2oYTEnk/spm_id_from=333.337.search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2025年1月9日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