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部动态
网站首页 > 系部概况 > 系部动态 > 正文 系部动态

思政实践:从校园到场馆,思政部以“行走的思政课”引领青年读懂中国

发布日期:2025/09/30 12:57:33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动起来”,9月23日、24日、26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带领学生前往平遥古城、日昇昌票号、山西国民师范旧址、百团大战纪念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是学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尝试,通过“学生讲解+表演+拍摄”的多元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教育更加生动鲜活,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行走的思政课”走进平遥古城:青春之声解码晋商底色

9月23日,思政部组织学生前往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及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票号,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学生们通过讲解、表演等方式讲述晋商故事,传承晋商精神,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围观。

在思政部石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化身“思政讲解员”和“历史演绎者”,在平遥古城墙下、日昇昌票号旧址前,生动讲述晋商的发展历程、经营智慧和诚信精神。有的学生结合史料,详细介绍了日昇昌票号如何开创中国银行业的先河;有的则通过情景短剧,再现了晋商“以义制利”“童叟无欺”的商业道德。学生们不仅深入挖掘晋商文化的核心价值,还通过生动的表演,让历史故事更加鲜活。

拍摄团队全程记录,从不同角度展现学生们的讲解与表演,力求通过影像让晋商精神更直观地传递给观众。活动现场,不少游客被学生们的热情讲解吸引,纷纷驻足观看。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表示:“没想到思政课能这样上,既有趣又有意义,让年轻人主动讲历史、传精神,值得推广!”

“行走的思政课”走进山西国民师范旧址:晋剧演绎革命女英雄李林

9月24日,思政部组织学生前往山西国民师范旧址,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学生们通过讲解与晋剧表演相结合的方式,生动讲述了抗日女英雄李林的革命事迹。

在纪念馆内,师生们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致敬革命女杰”主题活动。在指导教师马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通过史料讲解展现了李林烈士从归国华侨女学生到抗日女英雄的成长历程,更创新性地融入了晋剧表演元素。表演专业的学生身着戏服,以传统晋剧唱腔演绎了李林英勇抗敌的感人片段,将革命精神与传统艺术完美融合。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创新形式,让革命故事更生动、更贴近青年学生,”马老师介绍道。活动现场,学生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史料讲解,有的进行晋剧表演,还有的操作拍摄设备记录全过程。纪念馆工作人员表示,这种将红色教育与地方戏曲结合的思政课形式很新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行走的思政课走进百团大战:青春之声解码红色记忆

9月26日,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内,一场“实景讲解+团队拍摄”的行走思政课生动开讲。大学生讲解员们站在锈迹斑斑的步枪与泛黄的书信电令前,结合史料还原战役场景,随行师生用镜头捕捉这堂别开生面的实践课,让红色教育从书本走向现场。

活动以“学生主讲、教师指导、团队纪实”为特色。在“破袭”展厅,学生讲解员指着展陈的铁轨实物,讲述八路军与民兵掀翻铁道、妇女儿童背运铁轨支援前线的故事,将百团大战破袭交通线的战略部署娓娓道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师全程跟进,适时补充战役历史背景,点拨讲解中的情感表达与史实细节,确保内容精准且富有感染力。

拍摄团队穿梭于“集结”“胜利”等展厅,用镜头记录讲解瞬间与文物细节,将声光电还原的狮脑山鏖战场景与学生讲述相结合。“从策划脚本到现场讲解,每一步都是对历史的深度研读。”参与讲解的学生表示,亲手触摸文物、实地讲述历史,比课堂学习更能体会先烈的坚韧。

初审:石  慧

复审:荆江峰

终审:马晓亮